但狂欢过后,当圣火熄灭、旗帜落下,亚运主办城市杭州以及宁波、温州等协办城市将面临诸多“后亚运”话题。
其中,市民最关心的是众多为比赛而建的体育场馆如何运营? 毕竟,遗产利用是重大国际活动必须回答的问题。 纵观全球,许多举办赛事的城市已经无法支撑高昂的场馆设施维护成本,甚至导致了经济衰退。
那么,杭州亚运会如何解决“后亚运”问题,赛事场馆的“再利用”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全球性问题:如何重复利用场馆
回顾世界各项体育赛事,几乎所有奥运会、亚运会的主赛场在比赛阶段都呈现出精彩的“A”面; 然而,由于建设资金量大、建设规模大、维护成本高,他们面临着破解体育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的“B”面。
比较著名的案例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 希腊前期投资超过30亿欧元建设了30多个奥运场馆,并在奥运会期间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尤其是开幕式上“迎奥运回家”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但由于赛后利用不足,绝大多数场馆尚未商业化运营或社会化使用,基本处于尘土飞扬的状态。 曾经熙熙攘攘的奥林匹克中心如今已破败不堪,空无一人。 奥运会结束后,每年超过1亿欧元的高昂维护费用成为雅典人的一大“心病”。 雅典副市长曾表示:“雅典奥运会的债务需要希腊的子孙后代来偿还。”
俄罗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2018年世界杯结束后,即使是叶卡捷琳堡、罗斯托夫等拥有顶级足球联赛俱乐部的城市,也没有足够的球迷来支撑庞大的新球场的运营费用。 俄罗斯政府表示,鉴于体育场的运营成本高昂,而足球俱乐部的预期收入也较低,因此不能指望该体育场在 3 至 5 年内实现盈利。
这足以说明,大型赛事结束后,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场馆的再利用。 一旦运营做得不好,可能会导致成本失控的严重后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比赛都会赔钱。 一些城市场馆赛后妥善运营、振兴当地群众体育发展的案例不少。 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也向世界展示了赛事场馆再利用的“中国方案”。 在众多场馆中,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三大综合场馆的赛后利用率非常高。 全年80%以上的时间举办各种体育文化活动。 。 同时,它们也成为北京的地标,以另一种姿态矗立在世界面前。
新华社 摄 五棵松体育中心
渐渐地,国际上越来越有共识:一场活动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举办期间的精彩呈现,后续的场馆使用情况也应该成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现在这张答卷已经交给了杭州,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主办城市:打造“国际赛事城市”
“杭州亚组委在布局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场馆的赛后利用,按照‘能修不能建、能修不能换、能修不能换’的原则进行规划。可以租而不是买,可以借而不是租”。 杭州亚运会新闻发言人毛根洪表示,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比赛场馆中,只有12个是新建的,其余都是在现有场馆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其中改造升级的场馆26个,额外的场地。 9、9个临时场馆、31个训练场馆均是改造后的场馆。 将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 不仅节省了举办比赛的成本,也方便赛后的重复使用。
杭州市市长姚高远也表示,杭州不仅要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还要充分利用亚运会遗留下来的场馆经验和资源,放大亚运会的综合效应。
那么亚运会场馆赛后如何进一步利用呢? 连日来,比赛主办城市杭州不断发出两个明确信号。
一是聚焦民生,持续高效地用于全民健身,避免赛后闲置。 例如,黄龙体育中心改造工程中,整合开放了篮球、网球、游泳等13个全民健身项目北京篮球比赛场馆,每天可容纳6000余人锻炼。 此外,还设计了一条1000米长的空中跑道,像彩虹一样环绕体育场,供市民健身使用。 令人眼花缭乱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也将开放,造福百姓。 体育馆主要用于举办大型赛事,游泳馆主要经营专业游泳、跳水赛事、游泳开放及训练,综合训练馆每日开放,经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训练。其他的项目。
二是利用赛车场馆积极申请举办高水平赛事,建设国际“赛事”“会议”城市。 杭州充分利用亚运场馆和亚运遗产,提出了到2025年成功举办3项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顶级赛事、每年举办10项以上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的目标。杭州市知名品牌活动6余起。 到2035年,力争再举办一次高水平综合赛事和世锦赛、世界杯等3-5个顶级单项赛事。
10月4日,杭州市政府与三个国际体育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
目前,杭州已与世界羽联、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多项国际重量级赛事将在杭州举办。 其中北京篮球比赛场馆,羽毛球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将于12月13日至17日在杭州举行; 首届国际皮划艇超级杯将于明年举办; 目前正在申办的冰球超级联赛(2024-2025中国站)有望成功。
同时,杭州还将申办2024年全球电子竞技运动会、2024年世界射箭世界杯、2025年国际射击联合会世界杯、2025年苏迪曼杯羽毛球比赛等国际顶级赛事。
协办城市:一馆一节目各具特色
借助亚运会的综合效应,主办城市发展赛事经济,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那么,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五个协办城市的比赛场馆该去哪里呢?
毛根洪介绍,筹备之初,杭州亚组委尊重项目个性,制定了“一赛一方案”、“一场馆一方案”,以“属地性为保障”,给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办活动的作用。 实现城市运营与场馆运营的无缝衔接。
也就是说,在协办城市场馆时北京篮球比赛场馆,当地政府有责任盘活场馆功能,“谁家照顾孩子”。
记者发现,在五个协办城市中,温州赛区涉及三个不同类型的比赛场馆,比较有代表性:由旧体育场改建的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和新落成的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专业性强的温州龙舟运动中心。 这三类场馆未来该如何运营,记者以温州为例进行了全面了解。
温州体育中心
温州体育中心位于温州市鹿城区。 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隶属温州市体育局管理,是该地区最“老”的全民健身中心。 中心主要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体育场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改造,并成功承办了本届亚运会部分女足比赛。 亚运会结束后,体育场将以“新面貌”回归温州体育中心正常运营。 凭借其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中心区优势,将为当地大型体育赛事、文艺演出、聚会等提供场地。
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杨冰杰 摄
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位于龙湾区,是新建的亚运场馆,由温州城发集团承建。 项目总投资约10.03亿元,可容纳5万余名观众观看赛事。 本届亚运会,温州奥体中心惊艳亮相,承办了10场女足比赛。 作为温州迄今为止最大的体育场馆,后续运营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强烈关注。 “我们正在继续安排高水平的明星演唱会,张信哲11月份的演唱会已经预定了。” 据温州成发集团介绍,目前正在筹划引进专业体育公司进行后期运营,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通过场馆多元化改造和利用,除了竞技体育比赛外,还可以提供一系列文化活动。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场馆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共享联盟·瓯海 陈明明 摄
作为全国乃至亚洲最规范的龙舟比赛场馆之一,温州龙舟体育中心该如何管理和运营这样一个“专业”的场馆呢?
瓯海区体育发展中心主任翁定波告诉记者,他们将采取“赛事主导+社会化运作”的模式进行后期管理。 一方面,每年推出顶级龙舟赛事,“去温州看龙舟”的口号不断; 另一方面,作为PPP项目(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营模式),温州龙舟体育中心引进了第三方专业运营团队、广州珠江文化体育公司,负责日常运营。
“珠江文体”负责人陶兆云表示,他们将利用龙舟体育中心得天独厚的场地和设施资源,推出水上漂流、桨板冲浪、冲浪、OP帆船、皮划艇等项目将全面对外开放。 。 此外,位于场馆内的龙舟文化博物馆也将吸引不少年轻人寒暑假前来参观。